首页 > 制度/政策法规 > 北京众安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管理和激励措施制度

北京众安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管理和激励措施制度

北京众安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管理和激励措施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北京众安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提升团队整体效能,助力基金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北京众安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管理和激励措施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管理与多元化激励,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推动公益事业持续进步。

二、人员管理

(一)招聘与录用

1.制定明确的岗位说明书,详细阐述各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确保招聘工作有的放矢。

2.采用多元化招聘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公益行业专业网站、高校就业平台、公益人才社群等,广泛吸纳优秀人才。

3.建立严格规范的招聘流程,包含简历筛选、笔试、面试(多轮结构化面试与情景模拟面试相结合)、背景调查等环节,确保录用人员具备专业能力与公益情怀。

(二)培训与发展

1.新员工入职培训:为新员工开展为期一周的入职培训,内容涵盖基金会发展历程、使命愿景、组织架构、规章制度、项目运作流程等,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

2.定期专业培训:根据不同岗位需求,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技能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资深从业者分享经验,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培训主题可包括公益项目策划与执行、志愿者管理、筹款技巧、财务管理等。

3,职业发展规划:每年与员工进行一次职业发展面谈,协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业目标与发展路径,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支持与资源。

(三)绩效考核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从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

2.采用月度自评、季度部门考评、年度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激励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3.考核结果反馈与沟通: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与员工进行深入沟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共同制定改进计划。

三、激励措施

(一)荣誉激励

1.设立公益之星”“优秀项目负责人”“最佳协作奖等多个荣誉奖项,每季度评选一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公开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2.在基金会内部宣传栏、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宣传优秀员工的事迹与经验,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员工向其学习。

(二)学习历练机会激励

1.内部项目轮岗: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的员工,提供在基金会内部不同项目组轮岗学习的机会,使其接触不同类型的公益项目,拓宽视野,提升综合能力。轮岗周期为 1 - 3 个月,期间员工将参与新项目的策划、执行与管理工作。

2.行业交流与培训:优先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国内外知名的公益行业研讨会、论坛、培训课程等活动,如中国慈善年会、国际公益峰会等。让员工学习前沿的公益理念与实践经验,与行业专家和同行进行深入交流,提升专业素养与行业影响力。

3.参与重大项目:在基金会承接重大公益项目时,优先吸纳优秀员工加入核心项目团队,给予其承担重要工作任务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同时,安排资深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加速员工成长。

4.导师计划:为优秀员工配备行业内资深专家或基金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导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导师辅导计划。导师将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为其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专业知识指导和资源对接,助力员工快速成长。

(三)工作自主性激励

1.对于表现突出、能力较强的员工,适当赋予其更多的工作自主权,在项目策划与执行过程中,允许其自主制定工作计划、调配资源、决策部分事项,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2.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公益项目设想与工作改进方案,对于可行的方案,基金会将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源,协助员工推动方案落地实施,并给予其项目主导权。

(四)团队建设激励

1.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公益志愿服务体验、文化参观等,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协作精神。优秀员工可参与团队建设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提升其组织协调能力。

2.设立团队合作奖,对在项目合作中表现优异、协作良好的团队给予表彰与奖励,奖励形式可为团队集体学习交流机会、特色团队活动等,鼓励员工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推动基金会发展。

四、附则

1.本制度由北京众安公益基金会负责解释与修订。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微信公众号
爱心捐赠
TOP